第(2/3)页 说白了,他这个国公跟张辅未来能拿到的国公其实是一样的,都是父辈为了靖难捐躯,对朱棣登上皇位有大功,朱棣得记得这份功劳,得优待他们,不然的话,就会寒了其他人的心,没人跟着朱棣了。 但对于徐景昌来说,却颇有些德不配位的感觉。 不过这种东西,人都是在位置上磨砺出来的,只要有天分,能不能配上位置,只是时间问题。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,其实最关键的不是有没有天分,而是压根就到不了类似徐景昌这个位置。 “站得高,就看得远。” 姜星火慢慢说道:“立法那边有审法寺进行,国债和银行这些不需要你操心,你要专注的,除了自己手上的低磷钢、混凝土这些的生产以外,就是燧发铳的研制进度。至于其他的事情,现在思想界吵得很乱,但你不用管,科学的推广也有人负责,这些你都不用太关注衙门如果有事情自己拿不定主意,留着等我回来处理就行。” “不过有一件事,我要交代给你。” 姜星火招来徐景昌,附耳低声道:“若是我不在南京的时候,有建文帝的消息,一定要火速通知我。” 徐景昌心头一颤。 两年前一场大火,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。 对外,肯定是宣称建文帝已经死了,不然朱棣的皇位是坐不了的。 但实际上,只要稍微知道内情的人都清楚,建文帝根本没找到尸首。 要知道,哪怕是大火,留不下全尸,也不至于连骨头渣滓也剩不下。 说的难听一点,哪怕是密闭空间进行高温处理的焚尸炉,也不可能把人炼的灰都没了,更何况宫殿本来就有防火设计和材料,即便是故意纵火,最后整体结构也是大抵完整的这是必然的,设计师和工匠干的就是专业的活,不要用九族去挑战他们的专业性。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——建文帝根本就没死。 前任皇帝没死,还找不到了,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两年,这件事情虽然所有人都默契地闭口不提,但终究是公开的秘密。 而姜星火既然明确地在这种私密空间里告诉徐景昌,而且特意强调了这一点,就说明从姜星火的信息来源上看,建文帝绝对是没死而且有可能被找出来的。 “明白。” —————— 在离开南京短途出差之前,姜星火又去视察了一次工坊区,并且看望了景清的两个女儿,还去大天界寺看了看去年冬天从路边捡的小乞儿。 小孩们成长的都挺好,小乞儿无父无母,在寺庙里跟着师兄弟们一起生活、修行,也算是有个安稳的生活。 回到家,姜星火也要跟亲朋做短暂的告别。 姜萱正在给他收拾行囊,要带的换洗衣物、内衬、鞋袜,还有他的日用品和一些必需品。 从魏国公府里送来的那只小奶猫,如今一年多的工夫过去了,一转眼也变了模样,变得身子长长的,这时候正在埋头苦睡,不知道梦到了什么,尾巴一抖一抖的。 等到姜星火进门的时候,在窗台的猫被惊醒,也不怕他,整个身体弓起来打着哈欠。 “喵呜~” 姜星火用手心蹭了蹭它的脑袋,小猫一蹦一跳地跑走了。 “哥,你什么时候回来啊?”姜萱问道,这几日她的心情不错,因为学堂放了几天假。 少年人就是这样,上学的时候盼放假,不过要是在家多待几天,恐怕她就想去上学了。 “估计用不了多久,监督收夏税,然后顺路去浙江看看商道的建设情况,再去宁波市舶司逛一圈,最后从宁波坐船回来,一两个月?”姜星火想了想说道。 姜萱点了点头:“那你注意身体,早点回来。” “放心,最多折腾一点,李景隆快带着兵回来了,重兵云集,不会出什么事的。” 姜星火揉了揉妹妹的脑袋,姜萱闪开了,因为她总觉得姜星火的这个姿势跟摸猫一样,她又不是猫。 “对了,哥,你回来后有空没,咱们一块出去玩玩呗!”姜萱突然想起什么,说道。 “去哪里玩?”姜星火好奇地问道。 “玩”这个字,对于姜星火来说,陌生的像是上辈子的事情。 “当然是去扬州了,上次你不是答应我带我去吗?”姜萱一脸兴奋地说道。 “好。” 姜星火想了想,扬州离得也不远,坐船顺江而下很快就到了,于是爽快答应了。 “等有休沐的时候,我们直接坐船过去。” “嗯,谢谢哥。”姜萱感动地说道,看来也是快憋疯了。 不过跟那些不怎么出门的闺中小姐比,姜萱还算是幸运的,能出门、有学上,平常在家也就是做做饭收拾收拾,姜星火也不怎么管她。 姜星火笑了笑,又叮嘱了几句,就去寻袁珙了。 他倒没有觉得疲惫,相反心情很轻松。 虽然姜萱的生活已经不像在乡下时那样单纯,但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,她现在的性格倒更加开朗,而且变化也挺大。 比如说,她的性子变得越发沉静了,她不再跟以前一样时不时地爱闹腾两下。 同样,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,整天缠着他问东问西,她只是默默地帮助着姜星火,打理着他无暇顾及的生活日常。 看着哥哥离去,姜萱心中有种怅然若失的滋味。 不过很快就没有了,因为小猫兴奋地叼过来一只还在奋力挣扎的老鼠冲她炫耀,眼睛里全是骄傲。 “啊!!!” —————— “一人得神,二人得趣。” “怎么,影响你登神了?” 袁珙的房间里,老头正在品茶。 作为天下第一相士,袁珙有点神神叨叨的行为并不奇怪,他的房间里就放了不少罗盘和各种神秘道具,姜星火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。 “凡人怎么成神?” 袁珙笑了笑,放下茶杯,请姜星火入座,顺手给姜星火倒了杯茶。 “我明日要去江南一趟。” “听说了。” 姜星火转了转他眼前的茶杯,看着茶叶沉沉浮浮,问道:“想好了吗?” 姜星火问的事情,当然是袁珙是否出任太常寺卿的事情。 袁珙在洪武朝是以侍郎身份离开朝堂的,再加上丘玄清的例子摆在前面,作为道门中人又是久历宦海,出任太常寺卿再适合不过。 但袁珙对此一直不置可否。 一是到了他这个年纪,他自己也说不好还能活多久,按理说犯不着临到老还能趟这浑水,毕竟袁珙对于功名利禄也没什么追求了;二是有些事情他一直没想明白,最近想的差不多了,还得跟姜星火确认一番。 第(2/3)页